看病可以不用出门?你或许真的没有想当然

  和隔着很远的某君正在对视频,突然想到了一个最近在关注的问题,便问他,“如果有一天可以视频看病,就是医生和你隔着很远的距离,你觉得可能吗?”

  某君不假思索地说,这怎么可能?咱们传统中医就说过,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是需要面对面的,隔着屏幕哪能做得到啊。

  是啊,医疗可比我们利用通讯工具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这样子复杂得多。

  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时下互联网医疗大热,而在这里面远程医疗又承担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从某个角度来看,远程医疗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走向。

DSC_2499

2016北京国际远程医学高峰论坛

  然而技术再发达,终究不过是工具和手段。既然颠覆不了传统医疗模式,那么,被资本热捧的远程医疗,到底会走向何方?远程医疗又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呢?11月12日,在2016北京国际远程医学高峰论坛上,在国内外行业大咖们的思想碰撞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些影子。

  远程医疗可以带来哪些改变?

  在国际上,有一个国家和我国医疗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很类似。德国远程医疗协会主席Jochen Brauns教授在发言时介绍,德国也面临着人口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而且也都面临各种各样的疾病。还有慢性病在增加,比如说糖尿病、慢阻肺、痴呆、帕金森症等等。

  此外,德国劳动人口也在下降。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人口下降,因为大多数人都搬到了城市地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包括没有足够的医生。因为大多数的医生都聚集在城市地区,不会选择农村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分配不均。

  同样是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远程医疗在德国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Jochen Brauns教授指出,远程医疗能够帮助偏远地区的病人获得更好、更专业的服务。例如德国已经建立的卒中网络,当患者发生卒中,通过网络的连接,卒中中心的医院能够快速地知晓情况,并且及时救治。德国相关的远程医疗中心是由政府出资建造,每一个医生也会得到相应的补助。

  其次,通过视频培训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在相关医师的指导下上门拜访病人,每次服务的费用大概是17欧元,包括交通的一些费用在内。

  再次,进行慢病管理。这主要是利用远程监控患者的健康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需要注射胰岛素等,病人可以遵循医师的相关指导意见。

  从德国远程医疗实践经验来看,其应用前景广阔。与我们来讲,也有许多值得参考与借鉴的地方。

  远程医疗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种子能否茁壮成长,土壤是决定因素之一。远程医疗想要走得更快、更好,这几方面的基础也需要打牢。

  1.数据的运用。远程医疗的定义是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在医疗领域以实现远程来提供具体的医疗服务。这里面,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具体的远程医疗”?第一肯定是医疗的专业知识,这主要是和医生个人捆绑在一起。远程医疗可以突破地点,也不需要考虑其它的限制。也就是说不再需要患者或者医生走,要走的是数据。大数据如何运用起来是关键。

  2.法律的完善。德国的法律也是限制远程治疗,禁止在远程给患者治疗,强调对患者进行治疗必须是面对面,严格把控数据安全。而我国的法律亦有明确规定远程医疗只能在医疗机构内开展,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表示,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医疗安全和维护患者利益,但面对互联网医疗以及多点执业的大趋势,相关法律法规并不会一成不变。

  3.技术的支持。要实现远程医疗,宽带网络必须有足够的容量,远程医疗必须具备实操性,如终端设备可以兼容,配套设施的标准制定等,这样才可以实现各方的互联互通。

  4.财务的基础。Jochen Brauns教授表示,德国在推动远程医疗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远程医疗应该由谁来付费?德国暂无好的付费机制,这也是远程医疗引入的障碍。

  挑战与机遇并存

  除了这些所需的条件和土壤之外,当前远程医疗还面临着一个较大的挑战,就是民众的接受程度。远程医疗意味着有更多的合作,并且需要更多的透明性,在德国,由于开展远程医疗的酬劳不高,工作量又大,很多医生并不是很愿意这样做。

 

  远程医疗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民众的接受程度也很低,一方面是大家对它不够了解,另一方面是各方面并不完善,而它本身也并没有比较扎眼的优势。

  尽管远程医疗遇到的困难重重,但是不可否认,它正在慢慢改变我们的健康管理方式,改善就医体验,重构就医和购药方式,重构医患生态……也许真的有一天,远程医疗可以帮我们实现看病不出门。

39健康网